類型: |
恐龍車 |
重量: |
45KG |
尺寸: |
1.8-2米 |
動作: |
前進、眼睛發(fā)光、足底發(fā)光、兒歌 |
簡介: 巴夫和貝爾奇屬于雙頭龍,它們的馴龍師是雙胞胎兄妹特夫納特和拉芙納特。巴夫和貝爾奇的個性都強悍獨立、卻又擺脫不了對方。和駕馭它們的雙胞胎一樣,斗嘴的時間多于它們合作的時間。 |
尺寸:1.8米
功能:前進、眼睛發(fā)光、足底發(fā)光、兒歌
巴夫和貝爾奇電動車
巴夫和貝爾奇電動車是一款新型的游樂設(shè)備小車,大人小孩都可以乘坐。
身長1.8-2米,車體由電池驅(qū)動,打開電源,按下遙控器巴夫和貝爾奇小車就可以啟動,同時會有兒歌響起。游客坐好后,握緊方向手柄,右邊腳踏板就是油門按鈕,踩下去巴夫和貝爾奇小車就可以走了,松開油門自動剎車。
巴夫和貝爾奇小車的手柄中間是控制面板(類似汽車的儀表盤),可以清楚的看到電量、聲音大小、運行次數(shù)、剩余時間等。小車的速度可以根據(jù)不同年齡段的游客在控制面板上自由設(shè)置,可以設(shè)置為1-10公里每小時的速度。運行時間、音量也可以在控制面板上設(shè)置。
動物小車眼睛、肩膀、腳底可以選配七色燈光。
相關(guān)產(chǎn)品
原角龍(電動恐龍小車)
原角龍(屬名:Protoceratops)在希臘文意為“第一個有角的臉, 是種角龍下目恐龍,生活于白堊紀晚期(約1億—6500萬年前)的恐龍。為短肢四足動物,體長2米,體重1.5噸。齒長而鋒利。頸部有骨質(zhì)殼皺,頜部肌肉碩大??赡芤宰貦叭~為主食。
小飛龍(電動童車)
小飛龍是根據(jù)西方龍的形象而設(shè)計,抓住了西方龍有翅膀有獠牙的特點。整體比例看起來非常的可愛,圓圓的腦袋,大大的眼睛,色彩鮮艷符合西方龍的特點,深受大家的喜愛。
副龍櫛龍(電動恐龍小車)
副櫛龍(屬名:Parasaurolophus)又名副龍櫛龍,意為“幾乎有冠飾的蜥蜴”,是鴨嘴龍科的一屬,生存于晚白堊紀的北美洲,約7,600萬年到7,300萬年前。目前已有三個被承認種:模式種沃克氏副櫛龍(P. walkeri)、P. tubicen、以及短冠飾的P. cyrtocristatus。副櫛龍的化石發(fā)現(xiàn)于亞伯達省、新墨西哥州、猶他州。副櫛龍是種草食性恐龍,可以二足或四足方式行走。
恐龍童車(副龍櫛龍)
副櫛龍(屬名:Parasaurolophus)又名副龍櫛龍,意為“幾乎有冠飾的蜥蜴”,是鴨嘴龍科的一屬,生存于晚白堊紀的北美洲,約7,600萬年到7,300萬年前。目前已有三個被承認種:模式種沃克氏副櫛龍(P. walkeri)、P. tubicen、以及短冠飾的P. cyrtocristatus。副櫛龍的化石發(fā)現(xiàn)于亞伯達省、新墨西哥州、猶他州。副櫛龍是種草食性恐龍,可以二足或四足方式行走。
三角龍(電瓶車)
三角龍(屬名:Triceratops)鳥臀目角龍下目角龍科的草食性恐龍的一屬,化石發(fā)現(xiàn)于北美洲的晚白堊紀晚馬斯特里赫特階地層,約68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。三角龍是最晚出現(xiàn)的恐龍之一,經(jīng)常被作為晚白堊紀的代表化石。目前已有兩個有效種:恐怖三角龍、T. prorsus,但還有其他屬被命名。三角龍也是最著名的恐龍之一,也是在通俗文化中非常受歡迎的恐龍。
麒麟(電動童車)
麒麟(qí lín):中國傳統(tǒng)瑞獸,性情溫和,傳說能活兩千年。古人認為,麒麟出沒處,必有祥瑞。有時用來比喻才能杰出、德才兼?zhèn)涞娜恕?br/>《禮記·禮運第九》:“麟、鳳、龜、龍,謂之四靈”,可見麒麟地位起碼與龍同等,并不低于龍。
但麒麟又是應(yīng)龍的孫輩,《淮南子·地形訓》:“毛犢生應(yīng)龍,應(yīng)龍生建馬,建馬生麒麟,麒麟生庶獸,凡毛者,生于庶獸。”
麒麟也有中土之獸的說法但與被《淮南子》、《靈憲》等諸多古籍認為居中主土的黃龍相比,麒麟只有 《易冒》一書將其與青龍等四靈相提并論。
馴鹿(兒童電動車)
馴鹿(學名:Rangifer tarandus),又名角鹿。是鹿科馴鹿屬下的唯一一種動物。體長100~125厘米,肩高100~120厘米。雌雄皆有角,角的分枝繁復是其外觀上的重要特征。長角分枝繁復,有時超過30叉,蹄子寬大,懸蹄發(fā)達,尾巴極短。馴鹿的身體上覆蓋著輕盈但極為抗寒冷的毛皮。不同亞種、性別的毛色在不同的季節(jié)有顯著不同,從雄性北美林地馴鹿在夏季時的深棕褐色,到格林蘭島上的白色。主要毛色有褐色、灰白色、花白色和白色。花色中白色一般出現(xiàn)在腹部、頸部和蹄子以上部位。
阿馬加龍(廣場車)
阿馬加龍是一種很奇怪的蜥腳類恐龍,它背上有兩排鬃毛狀的長棘,有人推測它的用途是為了迷惑食肉恐龍,使它們認為阿馬加龍很大,不適合捕殺。 從中生代侏羅紀到白堊紀,在南半球曾有一塊超大陸“岡瓦納”。在代表岡瓦納的恐龍中,有一種在脖子后方有兩列長棘刺的蜥腳類。這就是阿馬加龍。阿馬加龍是叉龍科下的一個屬,生活與下白堊紀的南美洲。它是小型的蜥腳下目恐龍,約有10米長。它是四足的草食性恐龍,有著長及扁的頭顱骨及長頸,與其親屬叉龍相似。但是,在它的頸背有一對平行的棘,比其他蜥腳下目恐龍為高,這可能是用作支撐皮質(zhì)帆狀物。
藍色小怪物(電動小車)
藍色小怪物是根據(jù)西方龍的形象而設(shè)計,抓住了西方龍有翅膀有獠牙的特點。整體比例看起來非常的可愛,圓圓的腦袋,大大的眼睛,色彩鮮艷符合西方龍的特點,深受大家的喜愛。
雙頭龍(電動童車)
巴夫和貝爾奇屬于雙頭龍,它們的馴龍師是雙胞胎兄妹特夫納特和拉芙納特。巴夫和貝爾奇的個性都強悍獨立、卻又擺脫不了對方。和駕馭它們的雙胞胎一樣,斗嘴的時間多于它們合作的時間。
© 2018-2025 自貢市源中圓科技有限公司 備案號:蜀ICP備18023866號-1 技術(shù)支持:四川百信智創(chuàng)科技有限公司
川公網(wǎng)安備51030002000230號